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我的作業~「서편제(西便制)」觀後感

開始修習了「韓國民俗學」後,才深入瞭解世界文化記憶遺產之一「판소리(清唱藝術)」,剛開始觀賞相關的판소리影片時,只覺得「不就是一個人說唱加上一個人擊鼓」的表演,但一切刻板印象在看完了「서편제」這部影片後完全改觀。

    「서편제」描寫一位판소리藝術家收養一對兒女且教授판소리的故事,劇中表現了판소리的優美、傳授的過程及清唱者生存的困難之處,大致上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傳達了這位藝術家如何收養一對兒女並開始傳授판소리的過程,在戰亂後的年代,僅靠판소리攢錢過日子是相當辛苦的事情,刻畫出在戰後大家為了求生存,根本不在乎傳統傳承這回事,人們只追求任何有利於生活的技藝及工作,對於填不飽肚子的事情一概趨而避之,明顯托出了在亂世中,文化技藝難以傳承的殘酷事實,一如當今人們的功利主義,也將使得許多值得留存的文化遺產即將消失殆盡。

    第二階段,開始進入讓我難以忘懷的一段,故事人物之一的弟弟東浩,因為受不了靠著판소리過活的貧苦日子及不認同판소리下,而逃離了養父藝術家劉奉的身邊,爾後,由友人口中得知姊姊松花雙眼因養父下藥而失明,以及養父過世的消息,開始了尋姊旅程,畫面也由這裡跳到松花學習판소리的艱辛過程和劉奉對於판소리的堅持及懷才不遇之處,在這裡,劉奉為了教導松花學習怨恨而使出的下藥手段、為了照顧松花即使被村裡人打死也在所不惜等護女心切,而劉奉更在臨終前更交待松花要把有恨化為無恨的清唱境界,讓我們看見了一個對판소리有著崇高理想的藝術家為了傳統藝術傳承的付出和心酸之處。

    第三階段,尋找松花的東浩四處打聽松花的消息,也由於松花在養父過世之後開始了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使得東浩尋找姊姊的困難處更添幾許,最後,松花的盲女清唱讓東浩找到了姊姊,兩人見面沒有相認也無更多對談便開始唱和的完美演出,在一唱一和中姊姊不需言語也能默默認出久違的弟弟,帶出了판소리蘊藏的微妙情感讓人為之動容,為這部影片畫下讓人一再回味的句點,即便是寫感想的當下,판소리的音律彷彿仍舊迴盪在耳邊。

    在這部影片裡,僅就판소리部份,除了最後姊弟的판소리演出之外,就屬片中一家三口在路途中的「阿里郎」最讓我印象深刻,三個人在往下一個目的地途中的快樂唱和,即使不是悲愴動人的清唱也能展現판소리另一種風情的表現方式,很難得的歡樂氛圍;傳唱至今的傳統판소리是韓國人們珍貴的資產,相較之下還未見過中國有這樣豐富的單人清唱演出,所知大多為兩人以上的戲劇或相聲方式演出,在台灣最為長輩們津津樂道的「歌仔戲」也多為兩人以上的演出方式,像판소리這樣可以深刻表現情感及描述史事的表演,著實珍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